当前位置: 西双版纳频道/ 要闻
穷在深山有“远亲”
2018-05-18 09:37:44   来源:新华社
分享至:

贫困的日子是一样的,而致贫的原因各有不同。云南布朗山上有这么一些拉祜人,他们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竟然是“胆怯”。

地处亚热带,种什么长什么,只要稍微会点营生,本不至于贫穷。但他们基本是文盲,几乎听不懂更不会说普通话,一见生人就“怯”,大多转身躲开,顶多是低头默坐。

这个寨子叫曼班三队,在西双版纳州很出名。以前,村民不敢尝试新事物,种苞谷撒下种子就不管了,就连祖先留下的古茶树,也每棵几十元卖了,拿上钱换酒喝。

拉祜族是“直过民族”,祖辈打猎、刀耕火种。这些年,与他们一山之隔的“老班章”村,已经依托茶叶富得流油。曼班三队面貌虽然有了很大改变,但一些方面依然停留在过去的时光里。

全面小康一个不能少,如何啃下这块“最硬的骨头”?州县领导可犯了愁。

整体搬迁!坚决把全村人搬到公路旁——州里、县里再次下了决心。

为何说“再次”,是因为十多年前有过失败的教训。当时政府投入90多万元修路建房,但久居深山的村民搬出来没多久,由于不习惯,就集体跑回“老窝”,宁愿住茅草房。

这次,政府投入316万元建起安居木屋,配套道路、饮水、用电等基础设施,选址在其原住地山谷的另一边,终于把人给稳住了。

但问题并非“一搬”就能“了之”,更深层的任务是帮他们融进现代生活、发展生产。于是,勐海县的4名干部受命进山。

2015年12月底,年近半百的勐海县农科局干部罗志华没来得及和家人商量,就赶到曼班三队,当起了扶贫工作队队长。县乡一共派出“四条汉子”,他们住进村活动室,成为拉祜山寨的“户民”。

驻村的日子可不好过,与城里生活落差太大。还要住上下铺,自己种菜、洗衣、做饭……更难的是要面对村民的不配合。

四人商量来商量去,想出了一个法子——免费理发。

这个办法灵,村民都来了。看到自己的新发型,乡亲们禁不住笑了,和工作队的话也多了起来。“现在头发一长,就主动来找我。”队员李伙保对记者说。

李伙保是拉祜族,会民族语言。教学点撤并前,曾在曼班三队教过几年孩子。

下一步是搞卫生,工作队组织村民清扫垃圾,带领大家整理内务。然后,请大家到活动室看电视,跟着电视唱歌跳舞。李伙保每周固定两个晚上教村民学说普通话和文化知识,并宣讲党的富民政策、国家的变化等等。

都说扶贫先扶志,在曼班三队,还得加上一个“扶梦”。罗志华说:“啥都不想,就没有内生动力。我们要让乡亲们知道,日子还有另一种过法。”

工作队多次组织拉祜人出山,参加民族节庆和观摩活动,多与山外人交流交往。慢慢地,山里人不怎么“怯生”了。

村民以前不种菜,工作队负责教;不会养殖,政府送来了猪仔,免费配一些精饲料,长到50公斤出栏,可卖千余元。后来,每家每户都养起了小耳猪,多的人家现在养了十几头。

过去,曼班三队的成年男子喜欢“串山”,有一搭没一搭地采点松香、蘑菇什么的,现在知道赚钱了。今年春茶季,有一户两口子外出替人采茶,一个月不到就赚了近万元,这在村里可是盘古开天地头一回。

“茶叶卖8000多元,烤酒赚1万多元。”在村小组长扎坎家,主人话很少,但还是断断续续地介绍了自己的生意经。去年他家养了12头猪,自家吃了2头,卖了10头,如今家里有两辆摩托、一辆三轮车。

20多岁的扎培,认得字,是村里的能人。他专门到勐海县职中学习了摩托车修理。“以后搞修理,多赚些钱。”扎培说。

跟着工作队,拉祜山寨去年种了92亩稻谷、130亩苞谷,粮食可以自给了。村里还与小耳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和茶厂达成种茶购茶协议,并引种檀香、楠木等珍稀树种。

曼班三队已拥有10多部智能手机,村民学会了发语音、刷微信,不少人家购置了音箱和电冰箱。村民家里有卫生间,干完活可以冲个澡。

“人均收入已超3000元,脱贫见到了希望。”罗志华的话里透着欣慰。

脱贫攻坚是场硬仗,只有深入曼班三队这样的地方,才能体会它到底有多硬!这就如同把不同维度的人和生活提上同一维度,难度很大,但它确实每天都在发生。

新华社记者/周亮 王长山 张东强

责任编辑: 吴珺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