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在实时监控学校食堂
高考临近,为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师生饮食安全,日前,景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明厨亮灶”工程为依托,对辖区学校、托幼机构食堂进行远程电子管控。执法人员在两个小时内,可对全市12家学校食堂的加工过程、厨房环境卫生、工具用具洁净、人员衣帽干净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检查中发现的4处安全隐患及时通知学校食堂负责人,督促其改正。
这是近年来景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构建“互联网+市场监管”模式、保障市场安全的一个场景。
自2015年以来,该局先后投入200余万元,建立了“互联网+市场监管”体系。其中,“云南省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网”“明厨亮灶”实时监控、农残检测、涉旅企业监管、在线培训平台、手机执法APP、天桥药品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商一体化等九大系统,将执法全过程与科技应用相结合,完成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要产品的信息追溯,实现在线即时监督监测和非现场监管执法,全面提高监管透明度,全力保障市场安全。
组建机构 稳定推进
2015年,该局明确了“充分利用互联网,抓源头,控过程,强追溯,提意识,狠抓重点领域不放松”的市场监管工作理念,启动“互联网+市场监管”建设工作。
抓源头,把好关。为加强食用农产品监督管理,规范市场销售行为,保障质量安全,该局根据国家《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在西双版纳冠超市商贸有限公司、景洪市俊都蔬菜批发市场、景洪市曼弄枫曼贡农贸市场等部分大型超市、大型农贸市场设置检测室,配备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开展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或农残检测。对不合格农产品进行有效拦截,实现对食用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管理,设置了食用农产品进入流通、餐饮环节的第一道关卡。
控过程,强追溯。2015年,该市与全省同步推广和使用云南省食品安全监管网,逐渐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信息共享机制和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实现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全程质量安全及其相关信息顺向追踪和逆向回溯。同年投入100余万元,建立“明厨亮灶”实时监控系统,通过实时画面,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行为进行监管。从去年开始,该局运用云南省食品安全监管网、“明厨亮灶”实时监控系统对景洪市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考生就餐地点进行网络在线监管,确保师生食品安全。
提意识,抓重点。通过建立在线培训平台,开发执法人员培训端口,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综合水平,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知识,树立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意识,做到懂法守法、守法安全。今年4月,投入使用手机执法APP,实现“一机在手、移动办公”。同时,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时段、重点品种监管,明确把食品生产企业、大型超市、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单位、学校食堂等作为推行云南省食品安全监管网、“明厨亮灶”实时监控的重点领域,纳入日常监管工作重点,完成重点领域的入网全覆盖和城区农贸市场快检设备配备全覆盖工作,开展网络在线监管工作,不断提高全市网络在线监管的覆盖面。
强化措施 加强监管
该局及时成立领导和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通过“三抓”“一加强”等举措,全面推进“互联网+市场监管”工作。
抓结合推进。结合许可工作推进、日常监管工作推进、宣传教育推进,鼓励引导经营者运用云南省食品监管网执行索证索票和追溯制度;加大对各单位执行索证索票和追溯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多渠道宣传,积极推广运用。
抓试点先行。将景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业园区分局作为“互联网+市场监管”建设工作试点,做到试点先行,逐步推开,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截至目前,分局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监管网覆盖率达100%,学校食堂监管网、“明厨亮灶”实时监控覆盖率达100%,大中型超市、餐饮监管网覆盖率和快检设备配备率达100%,旅游景区景点内食品经营单位监管网100%达覆盖。
抓分类开展。组织开展全市学校食堂、食品生产企业的云南省食品监管网专项培训,开展大型餐饮、婴幼儿乳品经营单位、旅游景区食品经营单位、大中型超市等重点领域的培训,确保重点领域监管网达到100%覆盖。
加强大数据在市场监管中的运用,构建事中事后严管机制和食品药品溯源管控机制,推动信息公示、年报双随机抽查、经营异常名录和违法企业“黑名单”等数据资源在部门间开放共享,构建食品药品智慧监管网,形成日常监管、分析研判、预警预测、应急处置四大模块,提高监管水平。同时,建立电话投诉、网上投诉、微信投诉等便捷化渠道,将各类投诉整合接入指挥中心,实行省、州、市、所四级联网,统一分配,限时办结。
记者 马芸 (西双版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