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西双版纳 >> 要闻 >> 正文
西双版纳:路路都是文化巷 家家都像村史馆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24日 17:18:18  来源: 云南网

  走进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特色村寨,民族歌舞、慢轮制陶、传统竹编、傣锦编织、古法酿酒……种类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动形象地展示出西双版纳州各族人民特有的魅力和风情,让人顿感乡愁无限。

  在勐海县打洛镇曼打火村民小组,白色墙壁上有用木片拼贴而成的耕牛图,用竹篾编制而成的水牛,和用竹篾编成的小船,船上划船的艄公和坐船的旅客都栩栩如生。“曼打火”在傣语中意为运牛的渡口,因为村民从事以运牛为主的边境贸易历史悠久,所以在这次乡村环境提升中,村民们就创作了很多这种地域特色浓厚的耕牛和渡船文化作品。

  而傣语意为“打铁寨”的打洛镇龙利村民小组,村民则用一幅以打铁、制作铁具为主题的彩绘壁画,将过去村寨群众起炉炼铁,打制砍刀、菜刀、斧头等各种生产生活用具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西双版纳的许多村寨在新一轮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都被打造得颇具文化气息,这些文化作品除了部分请当地艺人来创作外,大多是村民发挥各自才能创作的。

  “现在每一个村寨都打造出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品牌。”打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岩扁燕介绍,比如曼打火的“古渡口文化”、勐景来的“旅游文化”、曼蚌的“水井文化”和曼厂的“竹子和莲花文化”等。

  岩扁燕说,通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激发出了群众的文化创作热情。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的融合推进,让打洛实现了路路都是文化巷,家家都像村史馆,户户皆有艺术家的历史性转变。

  云南网记者 戴振华

责任编辑:徐颜蓉蓉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