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在勐海县勐遮镇开展水稻大钵体新机具新技术培训,让农户充分了解水稻大钵体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在提高种粮产出上的优势,加快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革新。
此次培训由西双版纳州农田建设与农业机械化推广站主办,各水稻生产合作社、农业服务组织、种植大户代表等80余人参与培训。
培训首先为农户们讲解了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及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特别强调了2025年的补贴资金实行提级兑付,农户获得补贴资金的时间比以往大大缩短。接着系统介绍了水稻大钵体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能有效解决传统水稻机插中秧苗损伤率高、返青慢、产量不稳定等问题的优点,鼓励大家认真学习,将新技术积极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理论培训结束后,参会人员共同观摩了搭载北斗导航系统、运用自动控制系统的无人驾驶高速乘坐钵毯两用插秧机作业演示。随着农机手在一旁遥控操作,无人驾驶插秧机自己从机库棚向水田方向稳稳行进,下到水田后一排排整齐有序的水稻钵体苗被精准插入泥中,不一会儿就完成了作业。
据了解,水稻钵体苗既成钵又成毯,根系发达且单独带土,在栽插过程中对根系的损伤极小,栽插后秧苗几乎无明显返青期,能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农药的使用。这种独特的优势不仅能让水稻增产约8%-15%,还能让水稻更早地迎来丰收,为冬农作物的种植争取宝贵农时,有效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和种植效益。
“此次培训是西双版纳州首次进行水稻大钵体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培训,今年我们已完成在勐海县示范种植100亩,下一步将加强技术储备和推广力度,促进全州水稻机械化生产提质增效、增产增收。”西双版纳州农田建设与农业机械化推广站站长董学成介绍。
云南网记者 林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