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伴镇的村村寨寨,囿于山水阻隔,农特产品难出山门,“最后一公里”成了村寨发展的“绊脚石”。如今,一股“联”的活水在青山间激荡,勐伴镇党委创新探索跨村联动建企业,把资源丰富、地域相近的4个村联结在一起,让“流动供销”轻松串起万家门,村办企业的供销大篷车在山路崎岖处闯出了一条畅通路、致富路。
单个村发展规模小,农产品附加值低一直是制约勐伴镇各村寨发展的困境,2024年,农特产品资源丰富的4个村委会一合计,拍板搞起“村办企业”。4个村委会拧成一股绳,共同入股组建“四阖服务公司”,搭起了“党委领着干、公司闯市场、村集体入股、农户一起赚”的新台子。
勐伴镇的好东西不少,却零零散散,难成气候。现在大不一样,勐伴镇党委依托村办企业平台,把分散的种植基地、小型加工点、零散市场信息拢到一块,促使各村“抱团”搞起规模化经营,再用市场的眼光给各村“量身”定制特色:茅草山的坚果喷香酥脆,回落村的蜂蜜甜得直沁心脾,曼燕村的青苔新鲜得独一份……还精心推出白象山品牌农特产品“伴手礼”,让这些藏在山野的宝贝,迈着统一的步子,走出“深巷子”。
但怎么才能把农产品运输出去?在勐伴镇党委的牵线搭桥下,四阖公司与勐腊长沣供应链公司合作,共建流动供销致富帮扶中心,构建起“田间地头-加工车间-终端市场”的增值通道。长沣公司负责冷链物流和终端供应网络搭建,保障产品新鲜度与流通效率,四阖公司专注前端品控、包装设计和订单对接,推动农特产品从“原字号”向“精品化”转型。中心实现农特产品即时收购、快速配送,并拓展农资配送、快递收发等配套服务,通过集中采购农资,为农户节约种植成本8%-12%;借助快递集中收发,物流费用较散户单独寄送降低20%。
在利益分配上,四阖公司还创新“2575”联农带农机制,四个村集体资金入股稳拿25%的分红;企业搞经营入股获75%的收益。同时,帮扶中心采用“127”机制, 长沣公司占10%(物流收益),各村集体分红20%(集体经济增值),四阖公司经营收益占70%(用于扩大再生产),确保各方在增值链条中共享红利。
“大伙儿瞧好了,2024年曼里村全村人参果种植面积126亩,每亩产量4000斤左右,年产纯收入达200余万元,曼里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7万元。”勐伴镇党员干部玉香约嗓门洪亮,手指点着密密麻麻的账本:“再往后翻,看这卡咪村小组的,2025年的一次集中收购行动,回落村卡咪小组共有20余户农户售卖李子300余公斤,为村民带来近1400元的收入……”
玉香约的声音带着喜气,围观的乡亲们看着这“明白账”,眉头舒展了。2024年9月播下的“金种子”——村办企业,如今已是硕果盈枝,短短时间内村民们手里的“土宝贝”变成“真金白银”,截至目前共完成助农销售农特产品约20万元,村集体增收6万元。
云南网记者 林丽华 通讯员 章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