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张梅焕)9月4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芶开波率队做客《金色热线》直播节目时,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我省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与成效。今年1至7月,全省接待旅居人数达330.74万人,入境游客494.34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6.3%、77.3%。
今年上半年,全省14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接待游客超1亿人次、同比增长10.2%,实现营业收入180多亿元,初步形成群众增收、企业获利、青年创业的良性循环。
“旅居云南”品牌初显。云南积极打造旅游升级三年行动,以乡村和城镇为主战场,突出乡村旅居重点,明确以市场机制联农带农,支持引进实力强、有情怀的市场经营主体,盘活利用闲置农房和集体经营性资产,成功打造海宴村、小渔村、土瓜冲、六郎城等典型,为全国提供了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云南示范。
文化赋能进一步深化“旅居云南”内涵。云南通过举办新剧节目展演、“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惠民演出、“民族团结进步大舞台”“四季村晚”等文化活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旅居图书馆等新型空间,丰富民族节庆供给,营造主客共享文化氛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取得新突破,滇缅公路、南方丝绸之路被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晋宁河泊所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35人新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总数升至全国第七。全省文物普查新发现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一步丰富了旅居云南文化底蕴。
市场整治持续优化旅居环境。云南持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专项整治,重点打击导游乱象、强制消费等问题,对“黑导游”“不合理低价游”等形成有力震慑。1至7月,全省涉旅投诉、负面信息和舆情数量同比分别下降22%、30%和94.9%。同时,云南出台旅游市场诚信建设10条措施,推动全行业诚信经营,并开展“旅居云南-我们都是推荐人”志愿服务,营造“客人变家人”的旅居氛围,软环境不断改善,有效维护了云南旅游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