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西双版纳 >> 要闻 >> 正文
勐捧镇:筑牢教育根基 托举乡村未来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1日 11:10:06  来源: 西双版纳报

  原标题:勐捧镇:筑牢教育根基 托举乡村未来

志愿者辅导孩子。 通讯员 陶艺云 摄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勐腊县勐捧镇以春风化雨之情怀,一步一个脚印,在奖优树标杆、助困兜底线、控辍保就学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书写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托举乡村未来希望的动人乐章,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筑牢硬件根基 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是托起求学梦想的第一级台阶。为优化育人环境,勐捧镇建立“编外校长”机制,党政班子成员化身校园“护航人”,精准挂联全镇各所学校,带头聚焦校园安全与环境提升等核心问题,深入一线调研摸排,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争取到20万元基础设施改扩建项目资金,有效打通了行政资源与教育需求之间的对接通道。教室亮堂起来、校园环境日益改善,家长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娃娃的学堂变亮了,我们心里也跟着亮堂起来!”

  健全助学体系 托举成才梦想

  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这是勐捧镇对教育振兴许下的庄严承诺。勐捧镇教育工作总结大会上,70位优秀教育工作者走上领奖台,接受表彰。崇学尚教之风,通过宣传报道的加持,飞入千家万户,“星光助学计划”也在各村寨悄然铺开,爱心企业接连伸出援手,为13名品学兼优的困难学子送去2.2万元助学金;为8名在校大学生家庭提供4.9万元救助金;低保政策如坚实后盾,托举起179名高中生、大学生困难家庭的希望。党委政府、企业及爱心人士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一个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勇敢逐梦。

  深化村居治理 弘扬重教风尚

  再紧不能紧教育,再难不能难孩子。勐捧镇积极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推动184个村(居)民小组完成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并把奖优奖学、控辍保学放在了首条,引导各村(居)民小组依据集体经济情况设立基金池。目前,全镇已发放奖励2.2万元。“乡约育才”模式还突破单纯物质奖励的框架,通过课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照料等多元支持,织就了一张立体化成长守护网。一股尊师重教、崇学向善的文明新风,在这片乡野田间蓬勃生长。

  聚焦特殊群体 传递暖心关怀

  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始终是勐捧镇党委政府最深的牵挂。128次走访慰问汇聚起一股暖流,将32个爱心礼包和1.45万元慰问金送到孩子们手中;73次“一对一”结对帮扶,为17颗孤独的心灵打开一扇窗。公益活动“培英公益、豆包女孩”,为15名女童送去成长礼包。每一份微小的善意,都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让他们知道,成长的路上爱从未缺席。

  撑起成长晴空 助力扬帆归航

  当48名曾徘徊在失序边缘的青少年被温柔“接住”,一套融法治力量与教育温度于一体的分级干预机制悄然运转。120余个重点青少年家庭被逐一建档、定期回访,让监护责任真正落到实处;35场“送法进万家”主题宣讲,将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根植群众心中。通过“预防+整治+教育+保障”四重保障模式,勐捧镇让控辍保学“动态清零”不再只是一句口号。(陶艺云)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