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西双版纳 >> 要闻 >> 正文
景洪经济眼丨小小菌菇富乡邻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2日 14:49:30  来源: 景洪发布

  原标题:景洪经济眼丨小小菌菇富乡邻促振兴

  走进景洪市的山野田间,一场以“菌”为主角的产业振兴大戏正热热闹闹地开场,“菇”舞人心的旋律奏响在各个村落。农户们穿梭其间,挽着袖子采摘、分拣,竹筐里的菌菇堆得满满当当。且看,这“菌”团如何出击,富了乡邻,促了振兴。

  竹荪入馔最早始于唐代,其外形酷似纱裙,具有宁神健体、益气补脑、清热利湿的功效,素有“菌中皇后”的美称。景洪市勐罕镇曼么村立足当地自然禀赋和特色资源,建立健全“村集体+企业+脱贫户”的联农带农机制,由“乡村CEO”带头参与竹荪种植,村民进行管理和采摘,企业统一收购,走出了一条促农增收、促集体经济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

  野生黑牛肝菌品质鲜嫩、味道鲜美,含有多种人体必需营养物质,但由于产量极低、价格昂贵,普通消费者难以日常享用。云南省第十一批科技创新人才纪开萍另辟蹊径,将黑牛肝菌脱离宿主树实现工厂化栽培,把珍稀名贵的牛肝菌送到全国百姓的餐桌上。

  “我们计划每两年建成1个日栽培20万瓶、日产20吨鲜牛肝菌的工厂化栽培基地,到2030年最终达到日产100吨的产能。”纪开萍的话语坚定而充满信心,“每个工厂将至少提供500个工作岗位,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猪肚菌又名“大杯伞”,因脆如竹笋、滑如猪肚而得名,是一种常见的野生食用菌。近年来,景洪市大力推进柚子林下猪肚菌种植技术示范项目建设,常态化邀请科技特派员深入9个乡镇13个猪肚菌种植示范基地,开展“手把手”式培训指导,助力“新农人”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下一步,景洪市将进一步深化以人才驱动引领创新驱动,探索“菌菇种植+乡村研学+电商直播”的融合业态,让“菌”团力量不断壮大,成为持续鼓起群众“钱袋子”、激活乡村振兴动能的引擎产业。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