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西双版纳 >> 要闻 >> 正文
勐宋乡:发展产业促增收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09:32:10  来源: 西双版纳报

  原标题:勐宋乡:发展产业促增收

  近年来,勐海县勐宋乡因地制宜、创新思路,通过盘活闲置资产、精准“招小商”、错位发展、探索多元模式等一系列举措,将产业发展根基越扎越深,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生动诠释了“群众持续增收之问”。

  曾经的勐宋乡曼方村,由于缺少本地就业途径,村民不得不外出务工。如今,厂房建在了村民家门口,一幅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的幸福图景正在展开。这一切的转变,源于县、乡、村对闲置资产的盘活。

  2024年,曼方村“雨林露耳”黑木耳加工厂项目终止,闲置下来的厂房和设备成了村“两委”班子成员心头上的一块石头。勐宋乡党委、政府没有让资产沉睡,而是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根据闲置资产适用范围开展精准招商,  从菌菇产业企业入手,向外地企业推介勐宋发展菌菇产业的交通、土地、气候资源优势、资产价值,吸引企业实地考察,并达成合作意向,成功引进屏边县福顺菌业有限公司,让昔日的黑木耳基地成为姬松茸种植基地。

  屏边县福顺菌业有限公司落地后,与村里达成提供搭棚材料、菌种、种植技术,并按标准分级收购鲜菇的合作协议。据公司总经理林顺耕介绍,公司带动了周边85户农户参与种植,并提供从搭棚、翻料、上料、播种、采收、削菇等流程的200多个季节性用工岗位,每年发放工资超过500万元。

  “我以前一直在外地打工,现在家门口就有工厂,收入也不比外面少,最重要的是能陪在家人身边。”曼方村村民玉叶东说。

  目前,曼方村通过盘活闲置资源,还成功吸引了勐海钟易号茶厂、勐海县益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孟生物科技等企业落户。“通过党员带头流转土地、相关政策支持等措施,合理利用村里闲置厂房、土地等资源,让企业落地更顺,从而提供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现有9家企业落户,提供300多个岗位,村民在家门口上班,年增收超60万元。”曼方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岩龙说,这种模式不仅增强了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也让村民成为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勐宋乡积极拓展就业新空间。三迈村回散咪村民小组尽管村子小、资源少,但村党支部书记龙朕亿却摸索出错位发展的新路子。首先发挥群众有手艺的优势,通过党组织零工驿站精准对接周边企业,让村民就近务工,将11名村民送进附近企业稳定上班。其次积极推进茶咖主题村建设,建立“分红+就业”的合作模式,村民以建设用地入股带动就业,村民小组将年营业收入的10%用于村民分红。“我不仅能在家门口的‘乡野院落’餐厅上班拿工资,年底还能享受集体经济发展的‘二次分红’,有双份收入。”村民龙玉芳说。(岩罕丙 刁卓达 张绍山)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