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景洪市景讷乡连片的火龙果基地迎来丰收。田间地头,村民们分工有序,熟练地进行着采摘、分拣、打包作业,一箱箱鲜果通过便捷的物流发往全国各地。这幅“产销两旺”的丰收画卷背后,是景讷乡创新培育的劳务经纪人队伍,有效破解了长期困扰农业企业的“用工荒”难题。

图为:村民在打包火龙果
“每到采收季就是我们最发愁的时候,订单多、时间紧,却经常找不到足够的工人。”火龙果种植大户岩坦说到,“过去只能靠熟人介绍,或者临时到村里找人,既费时又耽误事。”这样的困境在景讷乡并非个例。景讷乡是一个农业型乡镇,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种植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旺盛,但传统的招工方式信息不对称、匹配效率低,导致农忙时节“用工荒”频发。
为破解这一困扰产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景讷乡创新构建了“党政引导、企业支撑、经纪人联动”的劳务服务新机制。乡里成立讷进农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强村公司”),并设置“零工驿站”,将其打造为用工信息的集散中枢。将一批熟悉乡情、信誉良好、拥有资源的本地能人被选拔和培育成为劳务经纪人。

图为:劳务经纪人登记村民就业意向
劳务经纪人充分发挥“人头熟、情况清、联系广”的优势,主动深入村组农户,精准摸排记录村民的劳动技能、就业意向和可务工时间,同时积极对接企业和种植大户,动态更新“劳动力资源清单”和“用工需求清单”。通过强村公司和“零工驿站”的平台进行高效匹配,劳务经纪人实现了从“人找活”到“活找人”的转变,将合适的劳动力精准输送到急需的岗位上,极大地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现在有了劳务经纪人,再也不用为找工人发愁了。”振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周遂潼表示,“只需将用工需求告诉经纪人,很快就能组织到合适的工人,既保证了采收进度,又确保了作业质量。”截至目前,通过劳务经纪人的高效联动,强村公司已掌握全乡21家企业、13户种植大户的用工需求,累计为农业企业提供劳动力6748人次,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的有序进行。
劳务经纪人还根据企业需求,组织开展无人机操作、农产品分拣包装等技能培训,推动务工群众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既提升了作业效率,又为企业提供了更高素质的劳动力。今年以来,景讷乡已培训专业劳务经纪人43名,开展各类技能培训3期,培训劳动力400余人次。

图为:正在开展无人机驾驶员技能培训
如今,在景讷乡,劳务经纪人已成为备受认可的新职业。他们就像活跃在乡村的“人力资源经理”,通过精准对接用工需求,既解决了企业的“用工荒”,又促进了村民就业增收。云南网通讯员 尹春愉 朱启敏 解道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