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西双版纳 >> 政务服务 >> 正文
哈尼古芳结新韵 “跳蚤草”香溢振兴路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9日 10:19:19  来源: 云南网

  10月16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曼边村委会曼纳伞村,薄雾渐消、雨霁初晴,橡胶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连片细嫩绿草缀着淡紫色小花铺满视野,散发强烈而独特的清香。

  田间,几位头戴头巾、穿着朴素的农户此刻俯身蹲在植株间忙碌采收,一旁空地上5口蒸馏锅亟待火力全开,要从这些绿草中提炼精油。

  “这就是我们的‘跳蚤草’了,又叫‘神仙草’‘致富草’。”勐腊县来伞伞都合作社社长王秀珍忙着招呼工人把过秤后的鲜草倒入蒸馏锅,“今年我们合作社总共种植了大约1200亩跳蚤草,大部分是橡胶林下种植,今天就算正式进入采收期了。”

  跳蚤草,又名勐腊毛麝香,是西双版纳地区哈尼族僾尼人世代传承的天然驱虫草本植物,因其特殊芳香气味常被妇女用作发饰、耳饰、垫床、枕头等,用来驱赶跳蚤、蚊虫,后因传统耕作方式的改变,跳蚤草一度消失在人们视野中。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著名植物学家裴盛基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周边村寨首先记录了这一珍贵植物资源并发现其科研价值。从2017年起,版纳植物园科研团队多次引种实验,最终在勐腊县勐仑镇大卡老寨成功突破人工驯化瓶颈,让这一濒危植物重新回归公众视野。2019年起,中科院昆明植物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与云南煌雅傣药业有限公司紧密合作,联合研发出以跳蚤草为原料的系列驱蚊止痒产品。近年来,作为“西双版纳州‘十四五’生物医药(傣医药)发展规划”重点品种,跳蚤草系列产品已获评“云南省非遗健康伴手礼”,其保护与利用案例曾亮相COP15蒙特利尔会场,今年9月再登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正高级工程师胡华斌说:“跳蚤草从‘民族传统智慧’到‘现代产业成果’的转化过程,同时也是传承发展哈尼族传统文化,助力农户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之路。”通过“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如今小小跳蚤草逐渐成为勐腊县富民的产业之一。

  2024年7月,勐仑镇曼纳伞村联合巩丙新村成立勐腊县来伞伞都合作社,带动76户农户种植跳蚤草,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农户采收跳蚤草后统一送到合作社回收,合作社完成从鲜草到精油的提炼,煌雅傣公司再回收跳蚤草精油,推动跳蚤草产业规模化生产。“我今年种了8亩跳蚤草,预计能采收10吨鲜草,鲜草回收价格是3.2元每公斤,不用外出务工在家就能有收入,我觉得很满足。”曼纳伞村村民波应艳告诉记者,跳蚤草生长周期短,每年5、6月份撒种,10、11月份采收,期间无需特别费心管护,要是田坝地采收结束后还能种上玉米、豆子等农作物,能做到一地双收。

  如今,跳蚤草在勐腊县种植规模约1900亩,主要集中在勐仑镇曼纳伞村、巩丙新村、大卡老寨等地,中科院团队还驻村建立“移动实验室”,在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使亩产量提升40%,精油提取率提高至0.38%,持续带动农户增收。

  云南网记者 林丽华

责任编辑:杨子双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