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阿镇,一片片整齐的火龙果基地里,翠绿的枝条迎风摇曳,鲜红的果实点缀其间,构成了一幅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画卷。这颗来自热区的“红色明珠”,不仅点亮了村民的致富梦想,更照亮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前行之路。


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发展:党建引领点燃“第一把火”
产业发展,离不开“领头雁”的带动。勐阿镇曼松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岩罕短,就是勐阿镇火龙果产业发展的首批“吃螃蟹者”。作为致富带头人,他率先种植20亩火龙果,通过精心管护,年收入达十多万元。“以前种传统作物,一年忙到头也就刚够温饱。现在种火龙果,家里盖起了新房,开上了小车,干活用的皮卡车也配齐了。”岩罕短家的变化,成为火龙果效益最直观的代言。
一花独放不是春。在岩罕短等致富带头人的示范下,火龙果产业在勐阿镇快速铺开,勐阿镇曼迈村党总支敏锐把握产业机遇,创新建立“零工驿站”,精准对接用工需求,火龙果产业每年带动周边群众务工1000余人次,有效破解了规模化种植的用工难题。2025年,全镇火龙果种植面积达440亩,预计年产量1760吨,年营收超过1230万元,实现了从“点上开花”到“面上成景”的跨越。
从粗放管理到科技赋能:标准化生产筑牢“品质基石”
产业要做大做强,品质是关键。勐阿镇农业农村发展中心的技术人员坚持“脚步为亲”,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种植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等服务,为火龙果产业注入科技动能。
“我们的火龙果甜度能达到18度以上,单果重量普遍在1斤左右,果形饱满匀称。”勐阿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统一技术标准、规范生产流程,勐阿火龙果形成了“高甜度、大个头、好果形”的独特品质优势。
更令人欣喜的是,勐阿镇党委、政府着眼长远,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丰收农业公司,建成全自动选果生产线和冷链物流体系,实现了从“种植—采摘—选果—冷链运输”的全产业链闭环。这条现代化产业链,让火龙果从“农产品”蜕变为“标准商品”,价值得到显著提升。
从本地市场到跨省销售:品牌战略打通“出滇之路”
丰收季的清晨,在丰收农业公司的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将新鲜采摘的火龙果进行清洗、分选、包装。这些经过严格筛选的优质果,将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北京、山东等北方城市。
“勐阿火龙果在北方市场很受欢迎,特别是大型商超,每年都是提前预订,供不应求。”丰收农业公司董事长李忠强表示,完善的产业链条确保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性,而卓越的品质则赢得了高端市场的认可。
这条“出滇之路”,正是勐阿镇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的生动实践。通过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勐阿火龙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了优质优价,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云南网通讯员 肖翔 何尹福 普莉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