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西双版纳 >> 政务服务 >> 正文
勐腊县勐仑镇:以文明实践激活村寨文化“活水”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 14:35:08  来源: 文明勐腊

  原标题:【文明实践】勐腊县勐仑镇:以文明实践激活村寨文化“活水”

  近年来,勐仑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探索“文化+实践+团结”融合发展路径,通过理论传播、人才培养、实践创新与产业协同,推动民族文化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焕发蓬勃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

图片

  理论传播润民心,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

  创新推出“双语课堂”模式,以傣语、哈尼语等民族语言开展政策宣讲、文化普及,依托板凳会、院坝聊、凉亭议事等贴近群众的方式,将宣讲阵地延伸至村寨广场、农家庭院。结合泼水节、柚子节等民族节庆,在赶摆场设置“宣讲角”,运用章哈调、哈尼山歌等艺术形式,让党的理论和惠民政策融入群众生活。同时,依托城子追歼战纪念碑、知青馆等场所,打造“沉浸式+互动式”文化实践课堂,开展“重走知青路”“共话民族情”等活动,让各族群众在共同记忆中深化情感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全镇设置文化宣传牌300余处,营造出“民族团结一家亲、文明新风润心田”的浓厚氛围。

  人才培育强根基,壮大文化传承“生力军”

  勐仑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深入开展“民间艺人普查”,系统收录傣族章哈、傣拳、哈尼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及文艺爱好者23人,建成“乡土文化能人库”和2个非遗工坊。每年常态化开展舞蹈、声乐、章哈、傣锦等培训10余期,覆盖全部行政村,推动非遗技艺“代代相传”。搭建“传帮带”平台,组建镇村两级文艺队42支,形成“老带新、骨干带队伍”的良性机制。如今,一批批文化能人活跃在村寨、课堂与节庆现场,成为民族文化的“播火者”与“守护人”。

图片
图片

  实践创新活基因,雨林研学打开“文化之窗”

  依托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生态与文化资源,构建“全域皆课堂”的沉浸式研学体系,推动民族文化从静态展示走向动态体验。开发“探秘雨林·萤萤之光”“雨林博物成长营”等课程,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认知传统。今年以来,全镇接待研学团队近700批次、2.3万人次。同时,在城子村、曼打鸠、大卡老寨等传统村落开设贝叶经、傣陶、竹编、哈尼刺绣等文化课堂,让青少年在亲手实践中“触摸乡愁”、感悟民族智慧。

图片
图片

  产业融合添动能,文化赋能拓宽“共富之路”

  以泼水节、嘎汤帕节、酸鱼节、柚子节等为载体,构建“节庆活动+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推动民族文艺展演、美食体验、特产评选深度融合。今年以来,累计举办节庆活动72场,实现经济效益逾1200万元。推动文化产品创新,开发植物园文创、雨林标本相框、民族刺绣等系列产品,融合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通过电商与旅游渠道走向全国。村寨庭院经济也焕发新活力,曼安村、大卡老寨、城子村等地群众将刺绣、竹编、傣陶等技艺转化为旅游商品与文化体验项目,实现“靠文化致富”的美丽转身。

图片

  文明新风拂雨林,民族团结花正红。勐仑镇以文化为纽带、以实践为桥梁、以融合为路径,让民族记忆焕发时代光彩。下一步,勐仑镇将持续深化“文化+文明+发展”模式,谱写文明实践与民族团结交融并进的动人篇章。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