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双版纳州多措并举助推高校毕业生走稳就业路

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云南省达38.4万人,西双版纳州户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为1662人。面对就业压力,全州人社系统坚决贯彻省州部署,聚焦难点堵点,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校地协同精准对接,前置服务强化引导。
抢抓毕业季窗口期,深化校地企联动,开展“就业政策暨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进校园”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基层就业项目、创业担保贷款、技能培训补贴等利好政策宣讲6场,集中发布《致2025届高校毕业生的公开信》,宣传解读就业创业政策、就业创业服务项目、服务机构目录、求助途径、招聘渠道“五张清单”,推动政策红利应知尽知、服务资源触手可及。
线上线下密集联动,拓展渠道提升匹配。
开展“职引未来”系列招聘活动,加密举办主题专场,依托零工市场常态化开展“零工夜市”品牌招聘,联合高校和企业举办校园专场,提升人岗匹配效率。创新线上招聘模式,推广“直播带岗”,邀请企业走进直播间,直观展示岗位详情、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1—9月,全州共举办招聘活动79场,其中校园专场5场、直播带岗5场,累计观看37万余人次。

多元拓岗实字托底,政策激励扩容供给。
加快政策性岗位招录进度,8月底前基本完成公务员、事业单位、“三支一扶”等岗位招考,为毕业生留出充分的择业期。深化“人社干部进企拓岗稳岗”行动,挖掘市场化岗位潜力,建立政策兑现清单,落实社保补贴、见习补贴、扩岗补助等政策,激发企业吸纳潜力。截至9月底,全州开发政策性岗位1200余个,拓展市场化岗位4.77万余个,岗位供给底盘稳固。
强化技能提升本领,岗位实践促进转化。
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质量提升行动,围绕文旅康养、热带水果、生物医药、口岸经济等全州重点产业,开展“项目制”“订单式”技能培训。推动职业院校落实“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鼓励毕业生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高质量推进青年就业见习计划,加大优质见习岗位募集力度,强化见习管理和导师带教,完善“见习—就业”转化机制。全州组织641名大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开发见习岗位450个,组织267名毕业生参加见习。

创业扶持优化服务,特色领域培育集群。
深化“创业云南”“青年创业兴乡”及“彩云雁归”计划,依托4个省级创业孵化平台,提供“场地+资金+导师+资源”全链条孵化服务。畅通“创业服务直通车”,简化担保贷款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引导毕业生聚焦生态农业、民族手工艺、智慧文旅等特色领域,培育“雨林IP”创业集群。1—9月,发放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257万元,扶持14人创业。
实名服务精准帮扶,“1131”机制兜底保障。
依托省实名信息系统,对1662名未就业毕业生实行专人联系、精准帮扶,为有就业意向者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见习机会的“1131”服务,累计开展服务4212次,同步建立帮扶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暖心敲门结对帮扶,困难群体安置到位。
启动“人社敲门服务”专项行动,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及残疾等困难毕业生,制定个性化方案,运用“大数据+铁脚板”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对通过市场化渠道难以就业的,统筹运用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1—9月,已为165名困难毕业生提供服务404次,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222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