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首台普洱茶拣剔机器人实现实验线成熟应用
人工加机器拣剔茶叶杂质。 记者 马芸 摄11月1日,勐海茶厂成立85周年厂庆传来喜讯:“机器人计划”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全国首台普洱茶拣剔机器人实现实验线成熟应用,普洱茶产业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走进勐海茶厂备料车间,记者看到,智能拣剔实验线正在高速而稳健地运转着,普洱茶晒青毛茶均匀地铺展在传送带上运送,视觉和红外线光谱识别技术宛如敏锐的“侦察兵”,迅速开启工作模式。这些先进技术能够精准捕捉普洱毛茶中最细微的杂质,无论是隐藏在茶叶间的毛发,还是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小石子、木棍等杂物,都难以遁形。当杂质被精准识别后,机械手便开始大展身手,迅速而准确地抓取各种异物。在短短几分钟内,原本混杂在普洱茶晒青毛茶中的杂质就被一一拣剔出去,洁净的晒青毛茶则顺利地进入下一个生产环节,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高效而有序。
过去,这条生产线需要4名工人全神贯注地操作,才能确保生产流程顺利进行。如今,随着智能拣剔实验线的投入使用,仅需1名工人便能轻松驾驭。这一显著变化,不仅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成本,更彰显了科技在提升生产效率方面的强大力量。正在忙碌的工人刘志斌说:“这台设备主要是利用红外线识别肉眼看不到的杂质,再通过智能拣剔手把茶叶中的杂质拣剔出去,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保证了茶叶品质。”
智能拣剔实验线的成功应用背后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撑。这一生产线运用了光谱视觉识别技术和高度集成系统,实现了全程智能化控制和自动化运行,其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该生产线自2024年开始试运行,2025年5月正式投入生产。经过一年多的稳定运行,目前生产线已处于成熟应用阶段。如今,这条智能拣剔生产线已成为勐海茶厂生产线上的“明星设备”,为普洱茶的高效生产和品质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勐海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袁国霞介绍,在过去的生产过程中,拣剔环节一直是制约产能提升的关键瓶颈。由于受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毛茶生产过程中难免会掺入各类杂质,而这些杂质的去除,在以往主要依赖人工操作。人工拣剔耗时、耗力,效率低下,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为了突破这一发展瓶颈,勐海茶厂于2023年与广州光信科技有限公司展开深度合作。双方利用“视觉+光谱”的先进技术,共同研发一条智能拣剔实验线。一年多来,它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性能——杂质拣出率达100%,效率是原来人工的3倍。这一显著成果,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产能瓶颈问题,更为普洱茶产业的高效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马芸 张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