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格朗和乡组织化务工点亮群众增收路
近年来,勐海县格朗和乡将组织化务工作为破解群众增收难题的关键抓手,通过搭建“零工驿站”就业平台,配套系列暖心举措,逐步将“收入稳、百姓富”的愿景变为现实。
该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引导帕宫村、苏湖村党总支立足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甜龙竹、热情果产业,灵活设置长期岗位与短期零工,吸引周边100余名村民到种植基地务工。绿野农林、雅航然咀等“两新”党组织主动担责,优先聘用周边10余名村民,人均月收入超3000元,实现“在家门口稳定就业、靠手艺踏实赚钱”。
为打通就业供需“最后一公里”,格朗和乡创建了5个“零工驿站”,同步建立“乡级统筹、村级对接、全程跟踪”的岗位服务机制。今年3月春茶季,仅半个月“零工驿站”便组织400余人次参与采茶、分拣,既解决了茶企、茶商“用工荒”问题,又让村民日均增收120元至150元。如今,“零工驿站”已成为村民就业首选,全年累计带动500余人次就地就近就业,真正实现务工有渠道、增收有保障。
依托辖区项目建设推行“以工代赈”模式,引导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靠劳动获取报酬。南糯山山货小市场建设期间,优先吸纳10名本地村民施工,累计发放务工报酬21万元。市场运营后增设3个公益性岗位,聘用本村村民,月均工资2800元,实现“项目建设+长期就业”可持续发展。今年以来,全乡7个在建项目已吸纳70余名村民务工,预计发放务工报酬110万元,以项目带就业、促增收的成效持续凸显。
格朗和乡还精准开发岗位,围绕道路养护、村庄保洁等设置99个乡村公益性岗位,重点覆盖83户脱贫户、16个监测对象,破解脱贫群众“就业无门”难题。截至目前,公益性岗位累计发放补贴近55万元。(张亚平 董善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