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西双版纳 >> 要闻 >> 正文
勐捧镇曼广村 稻花香飘幸福长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0日 10:31:48  来源: 云南网

  “咔嚓”快门声在曼广村“田园综合体”间此起彼伏,黄澄澄的连片稻田中,成群结队的游客正在具有傣文化特色的观景台上与稻田景观合影,稻田秋千上,孩子们的笑声在稻香里荡漾……这是记者日前来到勐腊县勐捧镇曼广村看到的景象。

  近年来,曼广村依托勐满勐捧关累“党建+口岸经济促农增收示范带”建设的政策红利,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做强产业发展、挖掘农旅资源等方面同步发力,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打造出充满发展活力、独具曼广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

  “没想到种田也能种出风景,并且还能带来收入。”经营网红农家乐的依光轰边制作酸角汁边说。

  据介绍,村寨通过举办稻田摄影季、林韵赶摆等活动,单日接待峰值突破3万人次,今年以来曼广村接待的游客已经超过30万人。通过“粮食安全+旅游景观”相融合,曼广村既种水稻保民生,又造美景引游客,竹林露营、河边栈道、民俗体验等项目串起“一日游”路线,“以农兴旅、以旅带农”的路子越走越宽。

  “以前村里环境脏乱差没人来,现在花池连片、鸟语花香,不仅吸引来了游客,自己住着也舒心。”站在门前的小花园旁,村民岩香深有感触地说,变化得益于党支部带领村民开展的环境提升行动。

  曼广村采取“党员包片、干部包户”网格化管理举措,由党员带头拆旧围墙、清垃圾,并组织召开30余多次村民会议凝聚共识,先后投工投劳3000余人次清除垃圾26吨、拆除旧围墙1100余米。针对曾经的污水治理“老大难”现象,当地争取项目整合资金140.69万元,建了排水沟、化粪池,用“三次沉降+两次过滤”技术处理污水,整治后的沟塘成了清澈见底的水景观。清澈的尾水刚好浇灌公共花池和村民的花园、果园、菜园“小三园”。村寨还精心打造出沿路花池风貌带、沿田傣楼景观带,成为兼具地域特征、民族特色、时代风貌的“特色地标”;定期评选“绿美家庭”“美丽宜居庭院”,将村寨美与家庭美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

   “以前守着好山好水愁发展,如今村寨像花园一样的美,游客来了、年轻人也回来创业了。”村里的老人说。20余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带来潮玩、美食等新业态,“多巴胺”餐车、农产品直播成了新亮点。如今,傣族赶摆文化成了村里“流量IP”,累计设置摊位3300余个,吸引游客超32.8万人次,直接为村民增收586万元。

  为盘活村头岔路口55.36亩闲置土地资源,村寨还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入股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和运营,增加村寨集体地租收入的同时,打通企业落地的人员和土地资源环节,为村集体年增收11万元,并创造长期稳定就业岗位50余个,长期就近就业零工岗位200余个,为群众增收900万余元。

  随着游客的增多,曼广村争取到“十百千万”示范创建项目资金,投入100万元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及餐厅打造,由党组织领办和带动开起了两家网红餐厅,不仅端出地道傣味,还创造10余个岗位,为村民带来增收30万元。

  2024年统计数字显示,村民人均纯收入已达2.5万余元。如今的曼广村,集体经济越来越强,村民腰包越来越鼓,笑容越来越甜。

  云南网记者 戴振华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