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政务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西双版纳 >> 政务服务 >> 正文
勐腊县:文明实践聚合圈“圈”出边境幸福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3日 09:49:30  来源: 文明勐腊

  原标题:【兴滇润边】勐腊县:文明实践聚合圈“圈”出边境幸福新图景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目标,以勐腊镇会龙、补蚌、哈腊三个相邻村寨为试点,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五个普及+N”为突破口,探索形成“文明实践聚合圈”区域联盟新模式,推动文明实践与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乡风文明深度融合,走出一条“阵地共建、机制共融、乡风共育、产业共兴”的边疆振兴新路径,真正“圈”出了百姓“口袋鼓、脑袋富、乡风美”的幸福新图景。

  阵地聚合、连点成圈,构建“15分钟文明实践圈”新愿景。

  针对三村毗邻望天树4A级景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服务力量分散的实际,勐腊镇以补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核心平台,联动会龙、补蚌、哈腊三村实践点,将雨林研学基地、网红餐厅、望天树大赶摆等人气场所纳入“微阵地”体系,形成“串珠成链、连点成圈”的阵地网络。群众和游客步行15分钟内即可抵达任一实践点,享受理论宣讲、普法宣传、科普教育、文旅导览等多元服务。宣讲队入户教普通话,破解多民族交流难题;“法律明白人”驻点赶摆场讲反诈、调纠纷,推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科普志愿服务队开设“田间课堂”,传播农业科技,营造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文明集市倡导诚信经营,引导民宿、农家乐规范服务。去年三村共接待游客4万人次,实现“零消费投诉”,文明实践阵地成为服务群众、助推文旅的“暖心驿站”。

图片
图片

  机制聚合、积分赋能,激活群众参与新动能。

  探索“文明银行+N”模式,推行“积分机制”,将村民参与志愿服务、环境整治、文化活动等行为量化为“文明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文旅体验等奖励,并通过“群众点单、阵地派单、志愿者接单、效果评单”闭环服务,实现需求精准对接、服务高效落地。用好“网格机制”划分志愿服务网格,组建洁美、银发、巾帼等6支志愿队伍,常态化开展巡防、保洁、调解等工作。2025年上半年矛盾调解成功率达98%,三村实现“夜不闭户、无偷盗无吸毒”,九旬老党员鲍玉福数十年如一日守护村寨,成为身边榜样。

图片

  乡风聚合、文化共融,绘就边疆和美新风尚。

  “三村”以乡风文明为纽带,推动文化互鉴、风尚共树、事务共商。村民走进文明实践站学技能,有的开起了农家乐,因食材好、手艺棒、讲诚信成了远近闻名的“金字招牌”。有的村民积极当志愿者助邻里,比如在寒暑假开设公益托管课堂,提供“托管+营养午餐”服务,解决旅游从业家庭子女看护难题,“三村”每月“便民服务日”覆盖超100人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蔚然成风。节庆时,邻村共商共办“百家宴”,同吃长街饭、同跳一支舞,民族团结情谊在共同富裕的路上越发深厚。

图片

  产业聚合、文旅融合,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

  村党总支牵头成立合作社,将文明实践成果转化为发展动能,推动“文明指数”转变为“幸福指数”。目前“三村”共建民宿66间、农家乐17家,推出“住宿+美食+文化”套餐,2024年户均增收超1000元,人均纯收入达2.3万元,较2015年翻近4倍。接下来,“三村”将在统筹发展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会龙村推出“美食+特产”模式,哈腊村计划推出“采摘+住宿”联动产品,补蚌村用好毗邻望天树景区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居,推动群众在文明实践中更加端稳“旅游碗”、吃上“产业饭”、过上“好日子”。

图片
图片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