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布朗山乡:破“小马”之困,立“减负赋能”新篇
近年来,勐海县布朗山乡锚定“减负松绑、提质增效”目标,打出精准务实组合拳,有效为基层松绑赋能,推动服务与治理水平双提升。
精准“瘦身”破困局,卸下形式主义“包袱”
清减标识“去冗余”。对各类活动场所标识牌开展全面清理规范,累计拆除清理各类外部标识牌32块,严格按标准统一挂牌,让基层阵地从“牌子满墙”回归“功能为本”,有效释放基层空间与精力。削减证明“减流程”。建立乡村组三级责任体系,明确权责边界,取消村级证明事项34项。创新推出群众身后“一事一办”集成服务,实现“一套材料、一次提交、可办11件事”,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优化权责“明边界”。系统梳理工作事项1736项,凝练形成“三张清单”374项。加强资源保障,2025年公开发布便民服务中心可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清单88项,确保下放权限“接得住、管得好、用得活”。
科学“赋能”强根基,推动资源服务“下沉”
整治“指尖”顽疾。整合优化工作群29个,依托OA系统实现文件电子传批。2025年全乡发文同比减少19.7%,从源头推动文风会风持续转变。严控“会海”频次。严格执行会议审批整合机制,能合并的不单独开、能现场开的不集中开,2025年召开会议同比减少25%。将节省时间用于实地调研和政策宣讲,累计开展政策宣讲710余次,覆盖全乡64个村民小组。创新“网格”治理。建立“党员+团员+民兵+妇女”微网格434个,组建各类服务队伍30支,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转变。汛期安全转移群众91人,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
长效“增效”激活力,锻造为民服务“铁军”
精准培训强能力。选派8名村级年轻干部到乡政府轮岗锻炼,提升实战能力。采用“理论+实操”等模式,举办“务实创新攻坚培训班”等活动20余次,培训310余人次,有效提升干部专业水平,截至目前被上级平台采用稿件100余篇。一线服务践初心。深化“掌上服务+上门服务”模式,推动服务下沉至“田间地头”,党员干部主动上门办结各类事项3600余件。乡村两级便民服务平台累计办结业务5707件,实现从“能办事”到“快办事、办好事”的全面升级。闭环管理提质效。树立“奖优罚劣、有为有位”的鲜明导向,将服务质效与平时考核挂钩,严格执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6项制度,乡便民大厅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破解“疑难杂症”,确保群众诉求“100%办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