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西双版纳 >> 要闻 >> 正文
贡茶文化节,“斗”出好彩、好茶、好业来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7日 14:14:00  来源: 云南网-西双版纳发布

原标题:【茶香西双版纳】贡茶文化节,“斗”出好彩、好茶、好业来

5月25日至26日,2024年勐腊贡茶文化节暨第十二届斗茶大会在勐腊县易武镇举办。斗茶评比、采茶、制茶比赛在一众嘉宾的见证和监督下完成审评,不少茶叶爱好者慕名而来,观看大赛的审评过程。

挟技争彩,新老传承

制茶比赛在古色古香的易武茶文化博物馆前举行。开赛前,选手与担任评委的制茶专家们互相见礼,并进行制茶前的清洗准备。热锅、投茶、翻炒,观色、察气。在选手的杀青、揉捻、晾晒过程中,蒸汽缭绕,茶香四起,评委在旁不时给出意见和建议。鲜绿茶叶如经妙手点化,成了黛褐色的初制生茶,制茶比赛让观众看到了传统制茶工艺之美。等待参赛的选手邓来宝告诉记者:“参加比赛,有机会和其他选手交流,对自己的制茶水平也会提升,希望自己也能做出好茶叶。”制成的茶还要当场开汤,成品汤色、叶底花杂也是评价选手制茶水平的重要参考。据介绍,近年来勐腊县通过举行“无忧英才”茶艺师、评茶员技能竞赛、开设贡茶制作技艺传习所、师徒传帮带等方式,不断提升从业人员制茶的技能水平。

品茶知韵,斗茶选优

“六大古茶山”、“七村八寨”各有其味。采茶、制茶、审评专家组组长陈晓雷告诉记者:“本次斗茶评比,共收到来自古六大茶山和瑶区瑶族乡、勐伴镇的37份茶样,其中有16份一类茶样、10份二类茶样和11份三类茶样,评委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何青元等专家以及古六大茶山的制茶高手共同组成。评比按照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标准,优中选优,评出今年的勐腊贡茶。”经过专家评比和公证员全程监督公证,莽枝古茶山以94.66分获本届六大古茶山干毛茶原料金奖,易武镇麻黑村委会落水洞村小组获易武正山干毛茶原料一类茶王奖。

市集热闹,产业开花

炒茶机器、各山头各村寨的茶叶摊位成了贡茶文化节的特色看点。一业兴,百业旺。茶文化市集,同样离不了烟火气,各色小吃和民族服装摊点沿街而设,客来客往,因茶而聚的人气也带动了一波易武的消费热。作为斗茶大会的忠实支持者,12届斗茶大会,马氏大姐茶叶有限责任公司都不曾缺席,该公司总经理刘泽江说:“易武的茶,新茶香扬水柔,清甜绵柔,老茶香沉醇厚,韵味持久。希望斗茶大会能够吸引更多的茶叶爱好者来到易武,了解易武。”易武镇因茶而兴,贡茶文化节、斗茶大会等活动的举办,叫响了易武茶、勐腊茶的知名度,茶业种植和初加工蓬勃发展。仅从茶业的一二产业来看,截至2023年,易武镇茶叶种植面积10.7万亩,其中古茶园面积7.28万亩,年干毛茶产量3000吨以上,产值约5.26亿元。目前,易武镇正在打造普洱茶电商、茶文化体验旅游等新兴业态。(张思建  张绍山

部分图片来自勐腊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张潇予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