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清风护航 相逢西双版纳】千年纸韵 古创今传——第十四期省纪检监察特色文化走廊特写之十三
傣族手工造纸技艺是傣族人民千百年来的历史传承。2006年,傣族造纸工艺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我国目前能见到的最为原始的造纸术之一。
《捞纸》
《晒纸》
傣纸以纤维较好、较细的构树皮为原材料,要经过采料、浸泡、蒸煮、清洗、捣浆、捞纸、晾晒、打磨等多道工序,连捣浆使用的木板和木槌都是自制的,“古法”“手工”这两个词贯穿了所有的流程。
《傣纸上的画作》
傣纸生态环保,具有韧性好、透气、保存久的特点。随着时代变更,傣纸与多种现代审美元素相融合,由最初抄写经文、发布告示等简单作用的纸张,逐渐成为各种与生产生活相关的产品。
《用作普洱茶包装盒的傣纸》
傣纸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出色的吸湿能力,被茶农和茶商选作为普洱茶七子茶饼的包装用纸。傣纸陪伴着普洱茶在哒哒的马蹄声中穿越千山万水,成为普洱茶贸易的见证者。
《傣纸文创产品》
如今,走进恬静悠闲的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曼召村,纸浆池、滤网都是家家户户标配的工具设施,晾纸架子整齐摆放在村内道路两旁。除了造纸,曼召村也用成品纸制作笔记本、手提包、礼品盒、灯具等文创产品。
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傣族手工造纸技艺通过匠人们独特的创意和巧思得以流传至今,并绽放出独有的璀璨光芒。在一张张氤氲着自然魅力的古法造纸背后,流淌着岁月浸染的章节,饱含着傣纸匠人世代相传的智慧与勤勉。作为傣族文化的传承载体,傣纸也必将随着记录在上面的一个个文字、一段段历史,将傣族的历史与文化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