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筑牢基层应急防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委组织部创新绘制四张“应急工作处置流程图”,让基层党组织在突发灾害面前,化身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急先锋”,实现从“手忙脚乱”到“胸有成竹”的蜕变。
锁定目标,让群众避险“有方向”
“地震来了往哪儿跑?火灾发生如何自救?”这些曾经让群众迷茫的问题,如今有了清晰的答案。
西双版纳州委组织部围绕基层党组织核心职责,将组织群众疏散、开展自救互救、及时上报灾情三大关键任务细化拆解,形成紧急避险、紧急疏散、信息报送、自救互救、重大隐患排查避让、转移安置等六大阶段目标。针对地震、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防汛四类灾害特性,量身定制任务清单和注意事项,地震应急“黄金2小时”的避险疏散、森林防灭火30分钟内的火情响应……一张张流程图像“避险指南”,让群众一看就知道“该做什么”,在危急时刻不再手足无措。
压实责任,让救援力量“聚成团”
应急救援绝非一人之力可完成。西双版纳州委组织部通过流程图,将应急责任精准到人,勾勒“全员联动”救援画卷。
明确基层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统筹全局;村(社区)“两委”干部和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筑起“红色堡垒”;网格员、基层治理专干、驻村工作队员、志愿者等穿梭大街小巷,信息传递、转移群众等。截至目前,全州539支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4741名队员已完成实战化培训演练。全部参加培训演练,真正做到关键时刻站得出来。景洪市嘎洒街道的一次防汛演练中,党员干部带头背起行动不便的老人,志愿者有序引导群众转移,“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应急格局正在形成。
细化步骤,让实战演练“见真章”
从理论到实战,为每类灾害都制定了详细“作战指南”,从理论到实战,西双版纳州为每类灾害都制定了详细“作战指南”。破坏性地震7步应对法、地质灾害4步处置流程、防汛5步转移策略、森林防灭火4步响应机制……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对生命的敬畏。为确保这些方法入脑入心,州级示范培训与乡镇、村(社区)全覆盖演练同步展开。在勐海县的森林防灭火演练现场,专业队伍与基层力量紧密配合,从火情监测到开辟隔离带,再到群众转移,每个环节都严丝合缝。如今,“听到警报如何撤离”“避难场所怎么走”等应急知识,已成为西双版纳州群众的“生活常识”。
紧扣时间,让应急响应“快准稳”
灾害救援,分秒必争。以时间为轴线,为不同灾害标注“黄金救援刻度”。地震2小时内完成关键救援动作、地质灾害5分钟启动应急响应、防汛执行“1262”预警机制、森林防灭火30分钟内完成前期处置。流程图将目标、责任、步骤串联,形成可视化的“时间作战表”,让救援工作像精密齿轮般有序运转。无论是深夜突发的地震,还是暴雨中的汛情,基层党组织都能对照流程图,有条不紊地开展救援,真正实现“一图在手,应急无忧”。四张“应急流程图”已深深融入西双版纳州的基层治理脉络,成为守护群众的“安全密码”,将持续优化应急体系,让基层党组织的应急反应能力成为热带雨林中最坚实的“安全屏障”。
云南网记者 杨子双 林丽华 通讯员 张兆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