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西双版纳 >> 要闻 >> 正文
景洪:“闲地”变良田,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唤醒“沉睡资源”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5日 09:17:49  来源: 景洪发布

  原标题:“闲地”变良田,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唤醒“沉睡资源”

  暑气渐浓,景洪市普文镇曼飞龙村委会吊井村小组连片的面瓜藤蔓铺满田垄,绿色饱满的果实掩映在茂密的叶间,十余名党员志愿者与村民穿梭其中,肩背箩筐,边走边采摘成熟的面瓜。

  “以前我们在这一带种玉米,但大象经常来吃,谁都不敢来种地。”吊井村小组脱贫监测户李团花抹了把汗笑道,“现在合作社带头种面瓜,不但能把地继续种起来,我们来采摘一天还能挣100元,多好呀!”

  党员志愿者与村民一起采摘面瓜

  如今生机勃勃的面瓜地,曾经却是村民口中的“伤心地”。因毗邻自然保护区,频遭野生动物“光顾”,玉米等传统作物屡遭损坏,村民逐渐弃耕,40亩土地渐渐变成了“闲地”。“必须转型!”曼飞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郭灿明回忆,“我们调研发现面瓜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且野象等野生动物不喜食,便决定试点种植。”

  2024年底,曼飞龙村委会成立“农鑫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盘活40亩闲置土地,主动拿出村集体经济完成蔬菜种植基地建设,种植绿色无公害优质黑瓜、海南瓜,积极对接景洪俊都、普洱五一等蔬菜批发市场,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刚采摘的新鲜面瓜

  “村集体经济的‘蛋糕’既要做大,也要分好。”据郭灿明介绍,合作社坚持党建引领,以“稳发展、促共享、强激励”为工作思路,采取二次分配方式,将每年利润的10%分红给吊井、大观山、河边寨3个村小组,90%入账村委会集体经济。村委会集体经济每年收益的50%作为建设维护村寨基础设施使用,30%用于帮扶困难群众,20%作为办公运转开支,不断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除了分红收益,合作社还为周边脱贫户创造了就业机会。“吊井村有13户脱贫监测户,我们的初衷就是想为他们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把‘腰包’鼓起来。”郭灿明说,在采摘期,合作社每天能提供6至8个工作岗位,能够带动周边脱贫监测户每人每天至少增收100元。此外,合作社每年还向村民支付32000元的土地租赁费,真正实现了“集体有收益、群众得实惠”的良性循环。

  包装好的面瓜

  “今年预计能产面瓜35吨,产值可达9万元左右。8月份我们计划开始种植冬季蔬菜,预计能产240吨,产值超96万元。全年采摘期有5、6个月,能够给村集体、周边脱贫户带来比较长期稳定的收入。”看着货车里垒成小山的面瓜,郭灿明笑得合不拢嘴。

  从“弃耕”到“成田”,曼飞龙村委会立足发展实际,以合作社为纽带,让“荒地”重生、村民增收,探索出了一条生态致富新路径。未来,曼飞龙村委会将以打造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为目标,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进一步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开发无公害蔬菜和绿色蔬菜种植,带动更多农户共享发展成果,成为产业快速发展、农民稳步增收的“火车头”。

责任编辑:杨子双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