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进入汛期以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以“红色引擎”驱动防汛责任落实、措施落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构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
该市通过建立“市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包户”四级包保机制,推动12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防汛一线,明确责任清单,确保防汛任务层层落实。同时充分运用“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构建起“气象预警—部门联动—基层响应”的全链条防控体系。市气象局与应急、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时推送气象预警信息筑牢防汛预警防线。截至目前,共发布暴雨红色预警2次、橙色预警20次、黄色预警8次,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群等渠道,将预警信息精准推送至12个乡镇、56个村(社区)、119个村组,确保“叫应”到位。
6月以来,在与汛期洪水的赛跑中,普文镇组建4支党员先锋队,深入一线,靠前指挥,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模式,发挥党群同心的强大合力。全镇累计出动巡查人员380余人次,及时处置积水点26处,疏通河道5处,有效化解各类汛情隐患。
勐旺乡日前接到暴雨红色预警后,紧急启用“党员责任区”机制,将全乡12个防汛网格,由村党总支书记担任网格长,党员干部包片负责,通过“党支部书记带头劝、党员骨干分片包”的方式,3小时内安全转移群众57户213人至安置点,组织28名党员组成“技术专家组”对全乡11个水库实施“一库一策”动态监测,提前加固堤坝3处,疏通排水渠5公里,实现“零伤亡、零重大财产损失”的目标。
截至7月18日,景洪市通过“党建+防汛”双轮驱动,成功应对8轮区域性强降雨,紧急转移群众717人次,实现“零伤亡”目标,防汛综合效能显著提升。
云南网记者 戴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