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西双版纳 >> 头图 >> 正文
勐腊县易武镇茶香绕书韵,贡茶之乡续新章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6日 15:10:00  来源: 文明勐腊

  原标题:勐腊县易武镇茶香绕书韵,贡茶之乡续新章

  在勐腊县易武古镇,云雾缭绕的茶山孕育着千年普洱传奇,青石板路上的马蹄印镌刻着茶马古道的繁华。这里不仅是“滇藏茶马古道”贡茶进京的起点,更是汉傣彝文化交融的文化重镇。古往今来,易武的茶香始终与书香相伴相生。这份深植肌理的文化基因,不仅孕育了同兴号、福元昌号等老字号茶企,更让易武茶自带温润的文化底蕴。如今站在新征程上,易武始终坚守“茶香伴书香”的理念,以文化润边赋能茶乡发展。从历史深处的文化积淀,到当下的文化实践,易武正以书香涵养茶香,用文化浸润产业,让千年茶乡的文化根脉在新时代持续延伸,书写着文化润边的生动篇章。

  茶香浸润的易武镇,始终把文化滋养作为凝聚人心的重要纽带。在这里,文化活动与阅读分享早已融入日常:季度性的“茶香伴读”阅读活动中,既有孩童诵读茶诗,也有老者分享种茶经验。各村的农家书屋,都常年摆放着《易武茶志》《易武乡土文化》等特色读物,随时满足群众阅读需求。随着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大家对固定阅读空间的需求日益迫切,正是在这样的期待中,作为云南省首批65个旅居图书馆之一,易武旅居图书馆正式亮相。

  作为云南省首批65个旅居图书馆之一,易武旅居图书馆坐落于易武文化广场旁,周一至周五上午8点至12点、下午14:30至18:00准时开放,7000余册涵盖文学、历史、科技、艺术及种茶制茶专业知识的图书,免费向当地村民与旅居游客敞开大门。书架间,既有讲述易武茶马古道历史的文献,也有解读古茶庄商号兴衰的专著,让读者在指尖触碰书页时,便能与李开基赶考途中的执着、黄席珍武进士的风骨、车顺来献茶的赤诚隔空对话。

  “以前农闲就守着电视、串串门,现在每天都来图书馆‘充电’。”村民李大叔翻着一本《普洱茶制作技艺图谱》笑着说,书中的新知识让他家的茶园管理更有章法;来自北京的旅居者张女士则捧着《易武茶史与商号传奇》,身旁叠放着《易武乡土文化》:“原只知易武茶香醉人,没想到这里藏着这么多‘进士与茶’的故事,还有这本书里记录的花灯舞、老民歌,图书馆让旅居生活多了份文化厚重感。”

  这份厚重,正是易武独特的吸引力所在。每年3月至5月采茶季,数万名茶人奔赴而来,在古茶园采茶、古茶庄探秘、普洱茶文化博物馆研学之余,更渴望深入触摸当地文脉。

  图书馆还联动当地学校、农家书屋开展研学与公益活动,将《易武乡土文化》纳入阅读推荐书单,让书中的乡土记忆与图书馆的典籍墨香相融,让阅读从个体行为变成全民行动,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焕发新生。

  从清代茶庄商号的“儒商文化”,到《易武乡土文化》留存的民俗记忆,再到如今旅居图书馆的“全民阅读”,易武始终以文化为脉,串联起过去与现在。这座图书馆、这本书,不仅是云南“旅居云南”建设的生动实践,更是易武“茶香浸润书香,文脉续写新篇”的缩影。未来,当更多人走进这里,定会在一杯普洱茶的醇厚、一页典籍的墨香与一本乡土著作的温度中,读懂易武千年文化的生生不息。

  当云雾再一次漫过易武的茶山,青石板上的马蹄印仿佛仍在回响茶马古道的旧韵,在易武旅居图书馆里,茶农翻书的指尖、游客品读的目光、孩童识字的声线,正为这份旧韵添上崭新的书香注脚。易武要让每一个驻足的人,都携一本好书、品一杯贡茶,让唇齿间的茶醇与书页间的墨香相拥,易武从不是单一的茶韵,而是茶香与书香交织的文脉;未来的茶乡,更需以书为帆、以茶为桨,让“文化润边”的浪潮推着千年文脉向前,让茶马古道的文明薪火,在书香茶韵中永远相传。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